尔姑村的变迁
——甘洛县前进乡尔姑村民族团结新村建设纪实
尔姑村新貌
四川文明网凉山讯(施建华)“要说我们村的变化是从今年开始的,你瞧瞧,这宽敞平坦的水泥路面,青瓦白墙的房子,小树花草绿化的村道,漂亮的文化小广场,我看着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,心里确实是美滋滋的。”甘洛县前进乡尔姑村年近八旬的阿普(大爷)阿木热布高兴地对记者说。
尔姑村位于甘洛县城以北10公里处,地处田坝河流域的河谷地带。这里不到一年时间,四通八达的水泥路面村道、漂亮别致的农家院落、富有文化气息的村民健身休闲娱乐生态小广场,整洁、平静中透露出富裕而又祥和的气息……这些与前几年相比,不仅是那种“脏乱差”村容村貌的变化,更是让村民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就是民族团结新村建设的主人,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。
今年来,这个村在县扶贫办和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,本着“让群众成为新村的幸福主人”的指导思想,紧紧围绕“生产发展、生活宽裕、乡风文明、村容整洁、管理民主”的要求,以“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族团结新村建设”相结合,积极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和民族团结新村示范点建设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
尔姑村新貌一角
一年来,该村以民族团结新村为载体,整合扶贫整村推进、部门配套、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700多万元,重点实施基础设施、特色产业、科技培训、文化设施等项目,所有项目群众参与讨论、参与实施,党员群众代表监督,及时张榜公示,保障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。并采取向群众发送政策宣传资料以及悬挂标语、制作宣传展板、进村入户宣传等方式,宣传政策、反映民意,提高了群众政策知晓率,调动了群众参与民族团结新村建设的主动性,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起,有力地促进了村组和谐发展。
前进乡党委书记杨春云说,尔姑村民族团结新村建设始终将激发群众的热情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放在工作首位。并通过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工作,激励撬动,有效地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。
据了解,为充分保障群众的决策权利,尔姑村将村规民约的制定、产业发展的定位、项目建设的安排等,都交由群众自己来决定。不仅如此,村里还成立了村民理事会、监事会、计生协会等群众组织。如今年开始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时,村上由群众推举成立了10人组成的工作小组,全权负责拆迁占地、矛盾协调等事项,所涉及的矛盾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。
目前,村上按照“飞檐翘脊沟瓦口,雕窗刻柱绘图案,一池多改留锅庄,水电沼气进农家,公共服务一加六,整村推进兴产业”的总体思路,充分调动各级力量,实行“县、乡、村、组、户”五级联动,以旧房改造为主,新建民居99户,旧房改造234户,新建沼气38户,硬化村入户路2公里,架设人畜饮水管道1.6万米;新建了198平方米多功能村民活动室和120平方米民俗活动房,改建民俗活动场地2个1100平方米;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和畜牧业,共栽种核桃1400亩,规划养殖大户10户,带动全村群众发展生猪养殖。
随着尔姑村民族团结新村建设的纵深推进,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,极大提升了全村综合发展能力,还培育了全新精神面貌的新型农民,村里脱贫致富的人多了,邻里团结的人多了,尊老爱幼的人多了。